新闻动态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我系李曙光教授应陕广新闻邀请,介绍新增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发布时间:2021-03-26

我系李曙光教授应陕广新闻邀请,介绍新增专业“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

以下为李教授接受采访时的笔录:

1.李老师您好!首先请简单介绍一下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及设置专业情况。

   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主要从事交通控制、自动控制、电气工程等领域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设有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机器人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4个本科专业,其中自动化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为陕西省特色专业。拥有交通运输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3个一级学科,现有在校本科生1900余人,博士和硕士生450余人。

   学院现有教职工163人,其中正高级18人,副高级77人,博导15人,硕导77人,省级教学名师3名,获批自动化陕西省教学团队,形成了结构合理的高水平教学和科研队伍。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陕西省教学成果特等奖3项、二等奖4项。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30余项纵向科研项目和其他纵/横向科研项目200余项,年均科研经费1500余万元。学院拥有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陕西省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注重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近年来,学生在全国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中获全国冠军30余项,省部级奖500余人次。本科生就业率达95%,升学率已经超过40%

2. 此次咱们学院新增的“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它的专业背景和国家需求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大家都知道,我们国家是人口大国,有十四亿人口要出行,其中,高速公路14.96万公里,其它道路占420.05万公里。

1:我国公路里程

我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交通大国。交通运输是国民经济中基础性、先导性、战略性产业,交通运输人才是国家人才发展的重点领域之一。近年来随着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及“一带一路”倡议蓝图的提出,交通运输行业迎来了基础设施发展、服务水平提高和转型发展的黄金时期。

为加快交通强国建设步伐,二零二一年,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印发的《国家综合立体交通网规划纲要》提出加强交通运输创新驱动和智慧发展,注重科技赋能,推进交通基础设施数字化、网联化,提升交通运输智慧发展水平。最近,社会热议的“十四五”规划也明确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交通强国建设。在国家日益重视现代化建设的大背景下,交通运输行业对专业人才有了新的需求。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是面向新一代智慧城市交通、高速公路系统的新技术发展需求而设立的交通运输类专业。培养具有扎实的交通工程、机电工程、控制工程基础,具备交通信息与控制系统设计与集成、机电设备软硬件开发、工程项目管理等工程实践能力,能够从事交通信息与控制、智能交通技术等领域的研发、设计、施工、监理、运营管理等工作的复合型高级工程技术人才。

3.请介绍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和培养特色是什么?

好的,我从师资力量、实验室建设、特色课程和实验体系以及竞赛训练体系等几个方面来介绍我们专业的培养模式和特色。

(1)师资力量

本专业依托“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国家重点学科,具有完整的本--博培养体系。现有专任教师17人,其中正高职3人、副高职8人,博士生导师3人,硕士生导师10人,年龄结构合理,所有教师都是来自于同济大学、浙江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国内外知名高校,承担国家级科研项目多项,这些为本科生通过研究性实验、科研项目等科研训练,培养学生科研素养与跨学科视野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实验室建设

长安大学于1978年设立的交通自动控制本科专业,1998年更名为自动化(交通信息与控制)专业,2016大类招生改为自动化(交通信息与控制),相关专业办学历史长达43年,是全国最早开办交通控制类专业的学校,形成了良好的办学基础和经验,先后出版交通类专业教材10余本、目前建有交通信息与控制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长安大学自动化与交通控制工程实验教学中心。

同时,作为智能网联交通、车联网和自动驾驶等技术方向一直是长安大学富有特色的研究方向。学校建成了目前国内高校唯一、技术先进的车联网与智能汽车试验场,总价值超过20亿元人民币,这些都为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的专业发展和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3)特色课程和实验体系

目前本专业建设精品课程体系有:交通流理论(线上课程),交通系统分析及仿真(线上、线下混合课程),高速公路机电系统(线下课程),交通检测设备及应用(实践课程)等,出版高速公路机电系统、公路隧道机电工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导论等一系列特色教材。

目前本专业特色实践平台有:高速公路隧道照明和通风综合实验平台、智能网联交通控制平台、基于大数据的高速公路收费虚拟仿真平台等。

(4)竞赛训练体系

为了提升学生创新与实践能力培养效果,针对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同年级的学生,老师-研究生-本科生联动原则,参加全国智能交通创新与创业大赛、大学生电子设计大赛、智能汽车大赛等学科竞赛等。

总体来说,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以精品课程、教材和实践平台为基础,以行业需求为引导,构建起项目导向的交叉融合式课程体系和实践体系,形成以能力提升为主线,“学训赛研”四位一体的人才培养模式。

4.我们还想了解下“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就业和升学情况。

1)升学与就业情况

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所在学科拥有完整的本--博培养体系,也就是说学生可以在我们这里从本科开始一直攻读获得博士学位。每年约40%-50%学生读研或出国深造,其中,大多数深造的研究生都是集中在同济大学、东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名校。

2)就业分析

  • 国家战略导向明确,人才需求稳定持续

除了考研出国外,本专业人才需求旺盛,就业前景广阔,毕业生主要面向公路交通科研院所、高速公路运营管理部门、智能交通研发中心、机电工程集成等企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稳定持续,近5年整体就业率保持在95%以上,其中交通行业就业率保持在40%以上。

  • 新技术”引领,“新基建”搭台,未来人才需求空间广阔

《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发布,将是一次我国交通运输发展史上的新征程,随着人工智能、移动互联、大数据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以自动驾驶和智能网联交通为主要特征的新一代智能交通系统将逐渐成为解决交通问题的突破口。

2020年全球投资总额超过4000亿美元。2050年全球将达到7万亿美元的产业规模,预计1/3在中国。这将带动道路交通、通信、信息等行业的发展,将彻底改变现有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状况,并彻底颠覆现有智能交通行业的人才培养模式,并大量激发新型交通设备与控制类人才需求状况。

5. 最后,要报考“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学生需要具备怎样的素质和条件,或什么样的学生更适合报考?

结合专业特点考虑,建议具有以下能力和兴趣的学生报考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

1)坚实的数学基础,因为自动控制原理、计算机控制技术等专业课程涉及大量应用数学知识;

2)对于物理中的电学方面比较感兴趣的同学,对于实践动手比较感兴趣的,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会有大量的实践课程,需要学生利用电子、算法、软件等多方面专业知识进行实际系统的开发、调试。

3)良好的外语基础:通过专业外语的进一步的学习,能够更好的获知和掌握国内外的新的技术和动向,也为进一步的出国深造奠定基础。

因此,具有坚实的数学、外语基础,优秀的动手能力是能否学好本专业的重要保障,同时,具有上述基础的学生经过交通设备与控制工程专业四年的持续培养和能力强化,毕业时能获得好的发展,选择继续深造也具有更多的主动性和良好的发展前景。

好的,感谢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交通信息与控制工程李曙光教授 。


top

地址:西安市南二环路中段(710064)

电话:029-82334543

E-mail:dkxbgs@chd.edu.cn

CopyRight © 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长安大学电子与控制工程学院技术支持:泽瑞通信